文殊 菩提
您好!欢迎来到文殊菩提官网
首页
福德资粮
智慧资粮
实证修持
在线课堂
互动园地
文殊快讯
寺庙地图
当前位置:
首页
>
互动园地
> 初入佛海 > 正文
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”是什么意思?
发布时间:2023-03-19 | 信息来源: | 点击数:162
打印
分享
[放大]
[正常]
[缩小]
[加粗]
[打印]
宋体
黑体
楷体
[字体:
12
px]
背景色:
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为魔业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华严经》。经典中的原文应该是:“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根,是为魔业”。在《华严经》离世间品中,普慧菩萨提了两百个问题,其中一个问题就是:何等为(菩萨摩诃萨)魔业?普贤菩萨对每一问题都做了回答,而且是问一答十。
这就是华严经中很有名的“普慧云兴二百问,普贤瓶泻二千酬”。“十”在华严经中表示圆满,也表示无量。普贤菩萨对普慧菩萨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例举了十个方面的回答,也彰显出了普贤菩萨无尽的智慧。佛在华严经中宣说的,都是大菩萨乃至佛的境界。
发菩提心,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根本和前提。修学净土法门,也要发菩提心。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,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,是利益众生究竟解脱的心。
所以说,如果忘失了菩提心,修一切善法,都只是人天福报,人天福报依然是轮回三界之因,所以称之为魔业;忘失了菩提心,就是心外求法,心外求法不能究竟解脱,所以称之为魔业。当然在这句话中。魔业并非恶业的意思,而是指不能了生死,不能究竟解脱。
在华严经第一义谛中,忘失了菩提心,造作的善业也可以归入魔业,因为忘失了菩提心,就不能引导我们究竟解脱。从这里,我们也可以看出,发菩提心是何其重要!所以,我们在修诸善根(善业)的时候,一定要发菩提心,这样才究竟圆满,否则的话,修再多的善业,也只是人天福报,福报享尽了,终究还是在轮回中。
下一篇:在佛教中生命有哪些存在的形态
我的账户
新用户注册
会员登录
许愿祈福
线上寺庙进来许个愿吧
寺庙地图
立即查找各地寺庙分布
读者信箱
通过读者信箱,立即给院长写信
在线问答
老师答疑
常见问题
微信分享
更多
>
微信扫一扫,加入我们
心得分享
更多
>
·
出世法远难过入世法
·
人生有终点 生命无尽头
·
会后悔人生没有做的事情
·
不远离小人我们就可能被污染
·
做任何事情给自己留点空间
·
人生财富所拥有的秘密
·
有些事情,学会放下
·
震撼心灵的故事
[高雄文殊讲堂]
[唯识译经网]
[慈济功德会]
[佛弟子网]
[佛教人生]
[中国佛门网]
[佛教网]
[厦门佛教论坛]
[佛教导航]
[佛教在线]
[弘善佛教网]
[中国佛教网]
[网易佛学]
[大渡网]
[新浪佛学]
[腾讯佛学]
[大公网佛教频道]
[凤凰佛教]
[中佛协慈善公益]
[河北省佛教协会]
[中国佛教协会]
心得分享
查看详情
佛乐美图
查看详情
活动查询
查看详情
自我测评
查看详情
关于我们
查看详情
备案号许可证:沪ICP备16034609号-1
Copyright © 2015 HEART&SOUL 文殊·菩提官网
技术支持:
35互联